创业跟赚钱是两个概念
今天刷到一条新闻,一个原阿里云的技术大咖云舒发了条朋友圈,内容如下:
云舒在阿里云有多牛逼,有兴趣的去查询一下简历就知道了,这个是题外话。
其实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内心还是有点感触的,在暴疯团队整个公司里面,除了去年底刚刚领证的高磊以外,结婚有小孩的就只有我一个。
有了家庭和小孩以后,就会导致原本100%的对于工作的热情开始逐步的减少,开始把一部分精力放置在家庭和小孩上,而一个创业者尤其是初创企业,如果一个核心人物不能专注于到工作上来的话,很有可能会面临创业失败的结果。
当然,你一定要区分创业跟赚钱是两个概念,不要用赚钱多少来衡量创业的失败与成功。
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加,眼界和人脉的开拓以及小孩的出生和成长,我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进度逐步变得越来越慢,注意力也开始逐步的下降,应酬也越来越多,酒也喝的越来越多,我真的无法再保持多年前对于互联网的那种热情,一天到晚专注对着电脑,手机压根就不会响一声,无人打扰的那种状态现在已经一去不复返。
也许成长的过程中,有得必有失吧。
其实,我个人已经习惯了多年的单打独斗,对于搞公司真心的没什么兴趣,但是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必须要公司化运作,如果还专注于个人单打独斗,那么未来也就很容易就能预见了,这辈子也就是这么高的成就了。
看到上面这个阿里云的技术大咖发的这个朋友圈,我看到有一些评论各种猜测原因都有,甚至有人猜测是为了转移财产,其实很多的创业者都是保持这种状态,保持100%的专注在工作和事业上,但是这种行为,毫无疑问是比较绝情的,漠视自己的下一代的成长,说实话我是真的做不出来。
为了创业,很多的创业者失去的太多太多了,这就是创业者打工者的区别。
其实,我始终认为创业者和打工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层面,有本质的区别。
我们一直常说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这句话也许你听了只会一笑而过,而只有当你到了某种层度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的理解,所以打工者永远都不明白创业者在想什么,自然无法从打工者去蜕变成创业者。
这些说的太远,就说最近的,时间观念问题。
在很多打工者尤其是多年打工者的思维里已经把工作时间僵化成:朝九晚五,单休或者双休。
他们会认为只有在这个时间段里面是工作的时间,其余的时间都属于私人时间。
而在创业者的眼里,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除去基本的睡眠时间,剩下的时间全部都是工作时间。
单单就这一点,我在来我们暴疯团队线下的学员身上也明显的感觉到。
我知道有很多圈子里面的人想辞职来全职做项目,但是我却不建议。
我个人的建议是先依托于本职工作,最起码有一个经济基础可以养活得了你自己和你的家庭,再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去为自己打造一个流量池和自动化赚钱的渠道,不管是网站也好,公众号也好,把这条路做到一定层度,当你不再为钱或者说这条路的收入已经超过你本职工作,而你又在这条路上行走了一段时间有一定的经验,有一定的把握的时候再辞职,全职来操作互联网才是最好的。
我们始终要记住,我们都是普通人,不是云舒这种真正大咖级别的人物,在你连你自己的生活还处于飘摇状态的时候,你有什么资格来谈创业?
我昨天在博客里面新增加了一个段子的栏目,也许有点模仿松松博客的意思,但是也是我想要写的一些心得的东西,昨天在聚焦与掌控文章里面写了几条,其中有一条是:
至始至终有很多人都不明白,合格的自由职业者是,有技能,想上班随时能拿到新offer
其实我就是想告诉你,真正出来创业的,很多的人其实都很有能力的,只有足够强大的能力才能在最大的层度上保证创业的成功率。
而就算这些人创业失败了,他们也随时随地的可以到一个大的公司,拿一份年薪超过百万的offer。
而不是只凭你的勇气,就辞职去创业,然后创业失败以后再到处的找工作赚钱养家糊口。
其实我知道,这样的文章写的再多也没什么意义,网上写的人也一大把的,能够被点醒的人能够多少呢?
少的可怜。
包括我的发小,我身边的很多的朋友,皆是如此。
打工者跟创业者是玩不到一起去的,我当年很多的好朋友,现在也只有创业的会经常性的聚在一起吃饭聊天吹牛逼,谈人生和理想,而当初一起共事的同事、打工的朋友,基本上已经不联系了。
就像年薪10万的打工者跟年薪100万的打工者也一样玩不到一起去。